西站街道: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点亮社区治理“幸福之光”

“一老一小”牵动万千家庭,关乎民生福祉。近年来,西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以深化拓展“民情流水线工程”为抓手,以“一老一小”重点群体需求为导向,聚合多方力量,整合辖区优质资源,创新开展各类关爱“一老一小”的活动,让温暖可触可感,实效可见可及,全面提高“一老一小”幸福指数,以实际行动擦亮民生“幸福底色”。
聚焦老有所养
解锁养老新模式
街道持续聚焦辖区老人需求,以“睦邻”文化为切入点,广泛开展一系列走访慰问、爱心义剪、健康义诊、小家电维修等形式多样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,开展集体生日、科普讲座、文艺汇演、健步走、亲情连线等关爱老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,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让他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服务和最新政策资讯。西客站社区结合老人实际需求,组织开展“一碗臊子面”志愿服务活动,开展精准化、个性化服务,包含聊天解闷、代购代买、上门办理政务服务、健康义诊等。三角线社区组织“小兵助老”志愿团队与老人进行多对一、一对一结对帮扶,确保有需求的老人全覆盖,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,让老人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。
聚焦幼有善育
画好爱幼同心圆
为拓宽“为小”服务覆盖面,街道以创建“儿童友好城市”为契机,积极与区妇联、区文化馆等单位多方联动,不断扩大共建共享“朋友圈”,深入挖掘辖区优质资源,为青少年儿童搭建服务平台。建西东路社区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“益童成长”项目,围绕未成年人科普宣教、艺术培训、亲子阅读、法律护航、心理健康咨询、爱心帮扶等内容,开展丰富的服务项目。西客站社区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打造“童行善治”项目品牌,让孩子们成为社区的小主人,扩展家门口的儿童活动空间,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娱乐、关爱、托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,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。此外,部分社区还开展了全民阅读、手工DIY、非遗传习等活动,助力辖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。
聚焦一老一小
绘就民生幸福圈
针对辖区居民铁路职工多、老年人与儿童群体占比较大的现状,街道围绕“一老一小”重点工作,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,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社区食堂等多元阵地,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。建成西客站社区、西站东路社区长者食堂、改造武威路社区夕阳乐餐桌,惠及周边“一老一小”700余人。老年人可在社区食堂享用经济实惠、卫生可口的餐食,儿童可以参与公益暑托班,让儿童和老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。同时,各社区结合实际,创新推出特色服务项目,西站东路社区、西站西路社区探索嵌入式养老新路径,为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;三角线社区、小西坪社区开展心理辅导、学业指导及文体活动,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便捷服务,切实提升了“一老一小”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西站街道将继续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重点群体,积极探索“老少”暖心服务新路径、新举措,不断打造业态多元、体验升级的党群服务新场景,实现老有所养、少有所托,小有所育,让服务“触手可及”,让幸福“开门可感”,以实打实的暖心举措托起“一老一小”稳稳地幸福。
原标题:《西站街道: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点亮社区治理“幸福之光”》